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动态  学术动态

浙江大学谭荣教授为我院师生做学术讲座

[发布单位: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来源: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发布时间:2021-11-15]


北风潜入悄无踪,未品秋浓冬已入。1119日晚,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谭荣在腾讯会议上为我院众师生带来一场名为“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和政府角色”的主题讲座。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师生共二百余人在线学习。本次讲座由刘磊副教授主持,刘春芳教授担任讲座评议人。

谭荣教授以“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为主题,在公共管理的大背景下,以土地方面的知识作为切入点,从大家都会关心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探讨方向,将本次讲座主题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我国土地要素市场化进程的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农村土地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土地要素市场化的基本及典型的路径,以及在这其中出现的相关现象;党的十九大以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背景下,有关土地要素市场化新出台的一系列路径。

首先,谭荣教授阐释了中国土地要素市场化整体的特征。谭教授提出土地要素市场化是与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体制机制紧密相关的这一观点。在我国,土地要素市场化最明显的特点是以中央向地方分权为主线,通过让地方政府能够不断地去发挥和行使相应的权力来让土地的要素在此过程中逐渐得到市场化的配置。在此内容中,谭教授主要介绍了三个“三角型治理结构”的版本,其中第一个版本引入了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竞争与监督,第二个版本让农民和农村来参与到了地方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与监督,第三个版本将后代人的利益考虑进来,来参与当前的竞争与监督。通过三个版本的不断更新,中国的土地要素市场化就形成了稳态的“三角型治理结构”,结构中的每个阶段也都存在其独有的特点、正面效应及其存在的隐患。而随着相关现象和隐患的出现,国家也在不断调整土地治理的目标和相应的治理结构,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的两个战略:第一,新型城镇化。核心目标是解决土地粗放利用的问题,在土地管理领域提出的目标:从以前的增量的模式转变为存量的模式,尽可能地约束城镇不要过度地扩张,对城镇内部一些低效的土地进行盘活,对存量进行再开发来解决土地粗放的背景;第二,乡村振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需要去解决这个问题,给予农村、农民相应的权力发展空间,自发、自主地解决利益分配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民众有了监督地方政府的权力,和中央政府互动,三角型治理结构不断升级,更加适应土地要素市场化的深化和发展。

其次,谭荣教授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土地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土地要素市场化的基本及典型的路径,以及在这其中出现的相关现象。谭教授讲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推进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市场化是主旋律,主要集中在宅基地、征地、集体的建设用地的入市的改革这三个不同类型的制度上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谭教授以“从‘主动下放’到‘回购集中’: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中地方政府行为观察”的案例,来说明土地制度改革中的一些现象和一系列联系。结合此案例中的背景和其中出现的异常现象,以及相关问题的提出,通过理论分析、建构分析框架,提出研究设想,来观察出在这个过程中影响地方政府决策的约束条件。又以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为典型案例,采取案例观察的方式,从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先行的地方,观察其在土地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从南海区改革的三个阶段梳理其改革的趋势和规律,了解到了土地深化改革中具有的优势、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调整措施。

再次,谭荣教授从党的十九大以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背景下,介绍了农村的土地资产和市场化的现象。谭教授指出,在整体宏观地总结不同地方的案例的过程中发现,十九大报告着重于“生态产品”一词,并开始关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问题,积极推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路径。其中谭教授提到,生态产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物质型的生态产品,看得见摸得着,在很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工业产品等,且有生态品牌、能在市场上交易的产品;第二类生态产品是看不见摸不着,具有生态涵养的功能,具有外部性的特征,面临着如何进行市场化的管理;第三类是类似于具有历史文化传承价值的产品,在现实中可以依托于类似土地这样的载体,这部分生态产品也可以进行分割和衡量。通过对实践和文献的观察和梳理之后,展现了两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两种制度体系:针对物质产品和文化的服务类生态产品;针对调节服务类的市场产品。同时谭教授也讲述了两类制度体系的特征以及政府、政府间市场和个体间市场需要采取的措施。

最后,谭荣教授总结到:通过分析土地要素市场化的特点,可知道它是依赖于政府分权与放权的路径,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三个版本的三角型治理结构,能够作为土地要素市场化背后的机制,作为基础性的制度来引导和制约土地市场化的过程。在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以来对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也存在着市场离不开政府,政府也离不开市场的事实,政府型的政策工具是不可或缺的,市场难以单独地存续下去,不存在完全的市场化,也不能完全将政府摒弃,在需要去进行土地要素价值的配置以及价值实现的引导时,必须要综合地看市场化配置是否能够完全解决相关问题。

在讲座的尾声,评议人刘春芳教授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并做出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土地要素的市场从无到有,特别是十八大以后,农村土地市场化的改革也经历了从探索到发展再到深化的阶段,但目前也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的市场也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建立,存量的建设用地的市场化的盘活用地的机制也十分缺乏。谭教授从改革开放以来、十八大、十九大以后三个很重要的时间节点,从土地资源管理相关的重要的大事件入手,把农村土地市场化过程中的社会价值、市场环境、治理结构呈现出了清晰全面的脉络和框架,是非常难得的学习资料。

互动环节,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向谭教授提出自己的疑问,谭教授一一进行了深入回应,刘磊副教授对本次讲座做了总结。本次讲座中谭荣教授以自己广博的知识面和深厚的专业素养,所阐释的有关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和政府角色的内容,对土地资源管理的理论学习具有相当大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其规范的理论研究,扎实的总结调查,值得我们每一位学子学习。



 (撰稿:马晓悦  摄影:苏菲  审稿:刘磊  审核:李怀)



谭荣教授简介

 谭荣,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士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主要研究领域是土地和自然资源治理。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第人届理事会理事、资源经济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土地学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6项。


专业院校:
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