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动态  学术动态

北方民族大学杜华君老师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发布单位: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来源: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发布时间:2021-11-10]


116日晚,应学院邀请,北方民族大学杜华君老师为我院作学术报告,由于疫情防控风险,报告以线上会议形式展开。报告题目为“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与乡村振兴的内源性动力——基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的人类学分析”。有26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巨浪老师主持,由旅游学院柴亚林副教授评议。

 讲座伊始,巨浪老师建议同学们即使在疫情的影响下我们只能待在宿舍,暂时没有办法走向世界,但我们可以把世界请进来,让它走向我们。

 首先,杜老师谈到他是以宁夏黄渠桥镇近十年来的文化遗产开发为个案,以当地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构-功能”变迁为主线展开历史性考察,从而揭示该镇如何利用本土资源创造文化内驱力和如何通过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来实现乡村振兴的地方智慧,以期为我国当前思考具有特色地方文化的传统乡村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一种内源型发展的新思路。

 其次,杜老师介绍到黄渠桥镇是以“历史名镇、文化兴镇、特色立镇、旅游旺镇、饮食靓镇、产业强镇”为目标的小城镇规划并付诸实践。通过挖掘历史文化遗产来开发乡村旅游,进而振兴本地的餐饮业。在这个过程中,杜老师提到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有必要认识到文化遗产“传统-现代”的连结性从而避免陷入文化遗产商业性开发的“原真性”之争和突破保护性生产的市场发展困境;另一方面,有必要关注行动主体的知识结构转型。因为在文化遗产“传统-现代”转型中,自在的传统倘若缺少行动主体的文化自觉和新知识的补充,又会是“死水一潭”。

 最后,杜老师总结到不论是乡村文化振兴,还是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依旧离不开“传统”的延续这一前提和基础,也离不开“现代”的转向这一方向和结果,也势必要经受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阵痛”。基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分析框架,历时性地考察黄渠桥镇一个非遗的“传统-现代”转型,试图呈现一个因道路变迁而外源性市场衰落的传统乡村地区,通过综合利用多种文化遗产来谋求自身转型和创造发展动能的主动实践历程,由此来揭示在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中,文化遗产不仅可形成新结构和新功能,还可由此衍生出竞争优势并带动产业集群和资源配置,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内源性动力。由此,新古典“结构-功能论”可以让我们换一个角度看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协同关系。

 接下来由柴亚林副教授对此次讲座作了评议,认为杜华君老师将文化遗产放置到了一个四维的时空坐标里面,在空间象限里面,他是对文化遗产展开共时性分析,探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结构性特征等等问题,而在时间轴线上,对文化遗产展开历时性分析,探讨文化遗产“结构-功能”变迁,这样一来实际上是通过一个动态分析的研究路径来揭示文化遗产为何变化、何时变化、如何变化。不过,柴亚林副教授认为该研究的核心议题是“传统-现代”转型如何实现?他认为杜老师通过精巧构造了一座桥的结构来回答这个问题,这座桥有微观、中观和宏观三层结构。在微观层面上,杜华君老师聚焦展示了爆炒羊羔肉从无到有,衰而求变再到强势兴盛的过程,这也是文化遗产形成、发展、然后经历“结构-功能”转型变为文化资源、文化资本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传统”自发地拥抱现代性的过程;在中观层面上,他把整个黄渠桥镇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文化场域,考察爆炒羊羔肉等文化遗产如何延展出它的自身结构,与同在一个场域的内历史记忆、建筑景观以及节庆活动等等产生勾连。这是一个特色小镇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再迈向文化自强的过程,这也是“传统”自觉地拥抱现代性的过程;在宏观层面上,他认为杜华君老师的学术关照不仅在于黄渠桥镇,而是在于平罗县,乃至整个宁夏地区,思考的问题是在乡土社会面临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文化遗产如何像核反应堆一样为乡村振兴何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源性动力。柴亚林副教授认为这是“传统”自主地拥抱现代性的过程。

 互动环节,学生们积极向杜华君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杜华君老师一一进行了深入回答。本次学术讲座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受益匪浅,对进一步拓展我院师生的学术视野,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有很大帮助。



      (撰稿:韩莉  摄影: 崔馨  审稿: 巨浪  审核:李怀)




杜华君博士简介

 杜华君,男,1988年生,兰州大学民族社会学专业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访问学者(2020-2021)。现任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学院讲师民族学系副主任。主要从事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曾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宁夏社会科学》《青海民族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级社科项目2项。


专业院校:
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