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学科建设  学术报告

我院研究生蔡泽山、杨佳新、张华做学术报告

[发布单位:人员机构    来源: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发布时间:2016-11-23]

 

             

            

            

            

2016年11月17日下午,我院2014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蔡泽山,2014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杨佳新和2015级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获得者张华,在10号楼D区503教室分别作了题为《问题意识与解决之道─学术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文写作的个人实践与研究》、《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学术报告。我院副教授孙特生博士、副教授左宏愿博士应邀做点评嘉宾。我院副院长李怀教授与学院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学术报告由2015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于泽慧主持。

蔡泽山同学从学术研究与问题范式和“问题”的解决之道两方面进行了讲解。他指出,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核心要义,是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贯穿于整个学术研究过程的始终。他通过詹姆斯·马奇和罗伯特·西蒙对“问题”的定义和老师的讲解,引出了问题就是“心中的一种理想、期盼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这一定义。随后他又将问题分为应然性问题和实然性问题,并且对应然性问题和实然性问题的来源做了进一步解释。就大家当前写论文遇到的实际问题,他用自己的经验向大家分享了如何获取文献和如何甄选文献。他还带领大家探索了应然性问题和实然性问题的解决之道。最后,他从理论层面(顶天)和实证层面(立地)两个方面论述了我们如何在学术研究上进行创新。

杨佳新同学从个人学习成果、论文研究报告、个人经验分享三个方面做了报告,杨佳新同学在研究生期间跟随导师参加了五个项目的研究,他以《高原过渡区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及情景模拟--以青海省海东市为例》为例,从论文选题背景、论文数据来源、研究区概况、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情景模拟与分析、结论与讨论等方面对论文的写作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最后杨佳新同学将自己论文写作的经验进行了分享,他从资料收集、软件操作、方法使用、论文写作、论文发表五个方面进行了经验的分享。

张华同学从自己读书中积累的经验和假期调研的反思两方面对大家做了分享。首先,她提出书籍的阅读要注意了解作者与社会背景、历史的维度、结构框架和“转述”。关于读书的经验她提出要“集中精力、各个击破”、硬着头皮读(以毕飞宇《我读时间简史》为例)、读书笔记做完之后要定期去看和阅读选择要靠近专业方向。她在关于研究的反思中提到首先要谋定而后动,在研究前做好规划再行动;其次,要关注细节中隐藏的信息;最后,在研究中要做到价值中立。

左宏愿老师对蔡泽山同学的报告做了重点评论,对于报告的题目以及报告中提及到的一些观点提出了改进建议。左老师最后指出,知识的海洋无限宽广,要永远保持谦卑,他提出只有明确意识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的研究才是好的研究。  

孙特生老师对杨佳新同学的报告进行了重点评论。他在最后的总结中对研究生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要多主动,主动读书、主动思考、主动交流,找到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二是要想问题,培养问题意识,主动提出问题;三是常实践,他指出实践既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提倡大家“从做中学,学以致用”。

李怀老师对张华同学的报告做了重点评论。他在最后的总结中对孙特生和左宏愿两位老师的精彩点评表示了感谢,并对研究生如何做研究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明范式,他指出,按照科技哲学家库恩的观点:范式就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对研究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使用的一套概念、方法及原则的总称。第二,找文献,李老师提出大家要按照“顺藤摸瓜”的方法去找文献,注重覆盖性、相关性和前沿性;第三是识方法,他提出,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好方法或方法,不管是什么方法都要服务于所要研究的问题,依据特定的研究问题,使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去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

三位研究生同学的学术报告,问题明确,逻辑清晰,内容丰富,结论有新意。对我院研究生开阔研究视野、选择研究主题、明确研究问题,提高研究水平产生了积极启示。最后,部分研究生与三位报告人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此次学术活动是我院2016年“研究生学术月”系列学术活动之一。

                                                       (撰稿:潘浩;审核:李怀

专业院校:
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