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动态  学术动态

北京大学张静教授应邀为我院作学术讲座

[发布单位: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来源: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发布时间:2022-07-04]

2022620日下午,应我院邀请,北京大学张静教授通过腾讯会议的形式为全院师生带来题为“如何构建研究问题”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我院李怀教授担任主持人,300多名校内外师生听取了讲座。

讲座伊始,张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讲座主题“怎样构建一个研究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焦点是从哪里发现问题,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研究型提问的针对指向是什么,如何拎出未解的困惑,如何提升问题的一般性水平,理论和分析框架对于提问有什么作用,个人经验及伦理文化对提问有何限定。

张老师从语文与论证的关系展开了具体的讲述,张老师以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大学生和以中文为母语的大学生的一个对比研究为例,说明了语文与论证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方式是存在很大差别的,语文是可以私人性的,而社会科学关注公共性。研究的目的是寻找知识,不是表达感受,这一目的依靠提问引出,故研究是专业性的——具有特定目标和逻辑的探索活动,问题要有知识发现价值,而提问是发现的开始。张老师提出如果说提问是一种专业性的思维活动,这个研究活动特别的关注点,一是现象,二是现象里面的各种关系,三是要将自己的研究和已有的研究比较。接着,张老师介绍了两种认知方式,第一是解读,即界定,理解具体事件或行为在特定文化条件下的特征,第二是解释,即求知,寻找具体事件或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张老师以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差序格局和基层溃败为例对解读和解释两者的区别进行了的区分。

随后,张老师对一个好的问题为什么具有研究性进行了解释,这其实与求知有关,求知应该是对于一个未知的提问,需要从证据中探索答案。那要从哪里去发现问题呢?张老师介绍了三个途径,一是从事实出发的提问,二是从事实出发的提问,三是从理论对事实的解释中提问。然而,无论从哪里发现问题,都必须关注(现象)发现事实、(困境)发现存在的问题、(提问)发现困惑、(主题)发现问题和已有知识的关系四个层次的转换。而进行转换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包括注意力--察实际;敏锐力--拎出困惑;关切力--希望得知答案;证明力--组织证据支持结论;关联力--在现象和知识之间构造联系。

再次,张老师阐述了提问指向,提问指向可以指向经验问题、机制问题、理论问题、实践问题等。而提问也是有一些角度的,具体包括过程性提问、差异性提问和效用性提问。同时,张老师对什么是好问题和什么是 puzzle做了具体阐释,指出一个好问题需要具备明确性、针对性、关联性、伸展性、效用性的特点,而一个好的puzzle需具备违背常识、存在矛盾、机制不清、解释无力、根据消失或发生变化的特征。

张老师分享了怎样判断一个研究问题的价值,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是否具有重要性、紧迫性、公共性、基础性?二是能否提供新事实?新证据?三是能否提供新机制?新联系?四是能否提供新解释?补充或发展已有理论?五是能否解决实际中的重要问题?此外,张老师提出选题需做以下几点的准备,一是是否已经熟悉该领域重要议题?二是它们和本研究问题是否有关?三是能否整合不同领域的研究?四是能否解决一个困境问题?五是能否拓展现有理论到一个新高度?张老师指出,一个解释性的问题是追求因果关系的,而追究因果关系则关注的是是什么导致某项结果出现?或者,某项结果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的问题。张老师以铁和空气相遇的时候就生成了铁锈,但并不是所有的铁和空气都可以产生铁锈,必须要在一定的机制下的例子具体阐述了什么是追究因果机制。

张老师还强调政策问题的研究要注重效用,需要关注发生了什么实际问题?该问题为何重要?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并以学者Nina最新发表的有关土地改革内容的文章为例说明了应如何进行政策评估,强调提问还需要有比较性的思考,这样将使得问题的深度增加,加强对提问价值的信心,而深度思考的办法就是反事实提问。

最后,我院师生与张老师进行了积极互动,同学们在聊天区畅所欲言,提出疑问,张老师对同学们提出的疑问一一做了详细的解答做出了耐心解答。李老师引用爱因斯坦的话对张老师精彩的讲座做了一个简要的总结,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但是爱因斯坦没有说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而今天张老师精彩的讲座向大家阐述了怎样去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张老师今天的讲座首先用语文与论证的关系告诉我们在研究中应该怎样去提出一个要有价值的问题,紧接着用17个小结向大家详细的解刨了一个好的研究问题的操作性过程,讲座内容非常丰富,让大家受益匪浅。随后,张老师寄语同学们,“作为研究者,如果在正确的问题上前进,即使答案不太完备,也比在不正确的问题上前进,得出了一个非常完备的答案强得多,所以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撰稿:常启玲  截图:马琪钰  审稿:尹广文 审核:李怀)



张静教授简介

张静,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社会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1982 年四川大学哲学学士,1987 年南开大学法学硕士,1995 年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博士。1996 年进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任教,其间曾作为访问学者,驻访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洪堡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法国国家科学院弗里德曼研究所。 主要著作:《法团主义:及其与多元主义的争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一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二版:《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一版:上海世纪集团出版公司,2006 二版;社科文献出版社,2018 三版; 利益组织化单位--企业职代会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出版社,2006:《社会冲突的结构性来源》,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社会治理:理念、组织与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专业院校:
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