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动态  学术动态

中国人民大学刘少杰教授为我院作学术报告

[发布单位: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来源: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发布时间:2020-09-22]


2020917日下午,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学术月”系列讲座在教学10号楼D区四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讲座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著名社会学家刘少杰教授主讲,主题为“信息时代的新经验基础与社会学研究的观念变革”,我院全体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讲座,本次讲座由李怀教授主持。

刘少杰教授从四个方面对信息时代的新经验基础与社会学研究的观念变革的内容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刘少杰教授从社会学的经验论立场入手,对社会学中经验论的起源以及与之相应的各个流派和中国社会学经验论现状进行了简述。首先,刘少杰教授利用孔德的观点进行引入,他认为社会学的经验论立场是对欧洲哲学经验论的承接社会学研究必须起于经验事实,但不能至于经验事实;社会学是在经验研究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不能用经验事实进行证明。实证社会学是精神史,学术史的一场革命,是与思辨哲学对立的新哲学、新思维方式。可见,社会学研究与哲学之间是有一定依存关系。其次,刘教授介绍了社会学经验论具有的多种研究方式,主要包括客观经验论和主观经验论。其中,客观经验论有经迪尔凯姆、马林诺夫斯基等人形成的人类学的地方经验研究方式以及经芝加哥学派形成的结构论的经验分析方式。主观经验论包括经胡塞尔、福柯、布迪厄等人形成的现象学的经验研究方式和韦伯等人形成的理解论的经验解释方式。实际上,经验是客观事实和主观体验的统一。最后,有关于中国社会学对实证经验论的移植,刘教授认为中国社会学从西方移植而来的经验论立场与方法主要有:对欧洲地方经验论和美国结构经验论的移植;中国社会学对西方地方经验论和结构经验论的净化与偏执;地方经验论和结构经验论在信息化时代表现的局限。

第二部分,刘少杰教授对经验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分别是作为社会事实的经验(人在生活中观察和接触的客观事实);作为实践过程的经验(人在实践中的身体经历与心理体验);作为实践和事实统一的经验(知觉现象、身体图式、空间表象和生活世界);中国社会学缺乏反思经验的概念(地方经验论与结构经验论。刘教授通过对在不同情景与过程中的经验概念进行辨析,加深大家对经验的理解与认识。

第三部分,信息化时代的新经验;刘教授认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各种称谓的实质是信息化;以信息为生产对象、主要资源和支配权力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时代的新经验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互联网活动而形成的超越空间的经验,也可称之为缺场经验、脱域经验、网络经验;最后,刘教授结合当前疫情发展与时代潮流,以此次新冠疫情的心态和中美对立的社会思潮为例为我们进行了解释。

第四部分,刘教授以新经验的新特点入手,阐述了以新经验为基础社会学研究方式转变的必然性。在传统社会学的研究方式是以地方经验为基础形成的,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的地方经验中的主要矛盾是主客二元论关系,而信息社会的超越地方空间的网络经验中的主要矛盾是主体间关系。所以,传统社会学的追求客观规定性的研究方式是主观对客观,以新经验为基础的新社会学研究方式是主体对主体。接着,他展望了以新经验为基础展开社会学研究的新视野与新追求,研究社会学要立足新经验、面对新经验、在与新经验的紧密联系中研究传统经验;重视主观性,在主体间的关系中现察和分析客现性;承认不确定性持续增强的必然性,追本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人类社会新秩序。

会后,李怀教授在互动环节组织同学们向刘教授提问。我院学生积极参与,刘少杰教授以自己深厚的专业素养,幽默风趣的进行了深入解答和回应,赢得了在场学生的一致好评。刘教授讲到,我们所处社会中的现象一定是社会事实本身,教育我们一定要从群体研究社会,用整体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网络社会的崛起不是对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替代,而是新型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在本场讲座中,刘少杰教授以自己广博的知识面和扎实的专业素养对信息时代的新经验基础与社会学研究的观念变革进行说明分析,旁征博引。启发同学们以新经验为基础,在信息化时代用新观念进行社会学研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撰稿:李志 赵迈 摄影:王艺洁 审稿:尹广文 审核:李怀)


刘少杰教授简介

刘少杰教授,著名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博士生导师,《社会学评论》( CSSCI)主编,安徽大学讲席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社会学、网络社会学和经济社会学。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等重大重点科研项目1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 新华文摘》《社会学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其中《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受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表彰。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13项,荣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北京市教学名师、中国人民大学大华杰出教学贡献奖、国务院特殊津贴等。

 

专业院校:
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