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动态  学术动态

云南农业大学杜发春教授作“三江源生态移民飞地”学术报告

[发布单位: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来源: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发布时间:2017-11-23]

 

 

    应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邀请,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院专职副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农村科技发展硕士点负责人杜发春教授于2017年11月16日下午主讲“研究生学术月”学术讲座,题目为《三江源生态移民的人地关系冲突和整合》。讲座在教学10号楼D区503教室举行,我院10多位老师和100多位研究生参加,讲座由李怀教授主持。

      

    杜发春研究员基于自己多年来对青海三江源地区长期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和理论思考,对三江源“生态移民飞地”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三江源“生态移民飞地”的类型和特征、三江源“生态移民飞地”冲突和整合,提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人地关系研究框架。杜教授指出,“三江源生态移民飞地”是为了保护三江源的生态环境,原来居住在这片区域的藏族牧民,在国家的安排下进行跨越县级或以上行政地域的搬迁后所形成的生态移民新村;在地理空间上,搬迁后的生态移民村被迁入地周边地域所包围,但是其所属行政管辖单位并未发生改变仍为原来的迁出地,于是形成了“三江源生态移民飞地”;对于迁出地来说是“外飞地”,而对迁入地来说则为“内飞地”。

    他认为,由于地域行政所属权不同,青海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移民飞地可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跨州飞地”即搬迁牧民从一个州搬到另一个州形成的生态移民飞地,如从果洛州玛多县搬迁至海南州同德县所形成的果洛新村,从玉树州曲麻莱县搬到海西州格尔木市所形成的昆仑民族文化村。就“外飞地”和“内飞地”而言,果洛新村是果洛州玛多县的“外飞地”,是海南州同德县和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的“内飞地”;昆仑民族文化村是玉树州曲麻莱县的“外飞地”,是海西州格尔木市的“内飞地”。二是“跨县飞地”即在同一自治州内的不同县之间的生态移民飞地,如从果洛州玛多县搬到果洛州玛沁县所形成的河源新村,它对于玛多县来说是“外飞地”,而对于玛沁县而言则为“内飞地”。两种类型的移民飞地又有不同的背景和特点。关于三江源生态移民飞地的冲突,主要表现为移民搬迁逻辑的冲突、移民文化变迁的冲突、移民经济行为的冲突和移民管理的冲突。  关于三江源“生态移民飞地”的整合,涉及到人类学社会学意义上的四个维度:结构整合(教育体制和就业市场)、文化整合(语言知识和相关社会技能)、社会整合(社会交往关系)、情感整合(迁入地族群认同),这四个维度相互依存,但情感整合的难度系数最高。尤其是在与迁入地的整合方面,主要是土地(草原)问题较难解决。最后,杜教授以“合作管理”框架为理论依据,介绍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的人地关系框架,同时从草原管理政策变迁中出现的问题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的人地关系调整进行了分析。李怀教授进行总结发言。

      

    整场学术报告气氛热烈,现场互动活跃,广大听众开阔了学术视野,也激发了研究生们的求知欲望,充分达到了本次学术报告的目的,也让我们由衷地期待下一次的学术报告。

                                                                                             

                                                                                              (审稿:李秀英   撰稿:潘文芳

 

                                                                                                                                                                                                       

                                                                                          

专业院校:
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