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动态  学术动态

北京大学马戎教授应邀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发布单位: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来源: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发布时间:2017-09-28]

   

    应我校社会科学处和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邀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前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著名社会学家马戎教授于2017年9月24日上午在我校作了题为《汉语的功能转型与双语教育》的学术报告。报告在教学10号楼D区四楼报告厅举行,社管院和其他学院的教师和研究生约两百人参加。报告由贾应生教授主持。

       

 

    报告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问题-----人口素质和人才队伍。二、社会生活与教育机制中的语言工具与知识体系。三、汉语文的历史演变和功能转型。马戎教授指出,人口素质和人才队伍水准是影响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西部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人口素质和人才队伍的差距,要想推动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最核心的问题在于不断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的建设,使之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人才队伍的差距,这是西部地区长远发展的战略性任务。人口素质的高低和人才的成长取决于人们的受教育水平,而接受教育的程度则与人们对国家通用语言的掌握程度有关。语言文字具有二重属性,即一种语言文字既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又是学习交流的工具。中国语言的使用格局是,各民族民众在本族聚居地使用和学习本族语言,参与族际关系交流时则普遍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汉语。由于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群众和学生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面的能力不足,他们在就业和发展方面常常处于劣势,这样就会影响到民族关系。事实上,汉语文在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就实现了其功能转型,即主要成为了中国人进行交流和学习的通用工具,汉文出版物成为难以替代的现代知识体系的载体。现代汉语已经不是“汉族的语言”,而是全体中国人进行学习和交流的国家通用语言,它在中国国内的知识交流和知识创新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工具功能。我们要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语言文字,尊重受宪法保护的各少数民族学习和使用本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同时也要正确地看待和推进“双语教育”,促进少数民族对汉语的学习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干部和群众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学习,从而提高少数民族的现代文化水平及各民族交流水平,促进他们的就业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整体复兴。

        

         

    在互动阶段,马戎教授就几位老师和同学提出的有关民族语言、民族情感和现代汉语性质界定等方面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解答。最后,贾应生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贾老师指出,马戎老师是一位有仁者之心、有国家意识、有对各民族的深切关怀之心、有学术担当意识的学者,他的报告以“汉语—功能转型—双语教育”为关键词,背后所涉及的则是“人—文化—民族—国家—人才—现代化—中华民族复兴”的深层内涵。马戎老师的学术研究能够把扎实的实证研究和深厚的理论思维严密地结合起来,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报告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审稿:贾应生   撰稿:赵国霞  腊文洁)

专业院校:
管理机构: